你是否曾經因為健康問題而感到無力?或許你身邊有人正在與疾病抗爭,卻因為錯過最佳治療時機而遺憾。肺癌,這個全球及臺灣癌症死因的「頭號殺手」,每年奪走無數生命。然而,現在有一項改變命運的機會正向你招手:透過簡單的檢查,你可能在疾病悄然來襲前,搶先一步保護自己與家人。這篇報導將帶你深入了解一項正在改變無數人生命的健康行動,揭開提升存活率的秘密,讓你不自覺地想一探究竟,繼續閱讀下去。
肺癌威脅無處不在:為何早期診斷是關鍵
肺癌長期位居全球及臺灣癌症死因首位,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,肺癌每年奪走數百萬性命。在臺灣,112年有10,348人因肺癌逝世,儘管死亡率連續9年下降,肺癌仍是健康的最大威脅。數據顯示,早期診斷的肺癌患者,特別是0期與1期,5年存活率高達90%以上,但若延遲至4期,存活率僅剩10%。這巨大的差距凸顯了早期診斷的重要性。國民健康署推出的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(LDCT)篩檢計畫,正是為了讓更多人抓住早期治療的黃金時機,改變生命的軌跡。
誰需要肺癌篩檢?資格與風險因子全解析
哪些人應該接受肺癌篩檢?國民健康署根據國際實證與國內研究,針對兩大高風險族群提供免費LDCT篩檢。首先,若你有肺癌家族史,例如父母、子女或兄弟姊妹曾確診肺癌,且年齡在45至74歲(女性40至74歲),你可能需要每2年檢查一次。其次,重度吸菸者(吸菸史達20包-年以上,且仍在吸菸或戒菸未滿15年,50至74歲)也符合資格。這些族群面臨的肺癌風險遠高於一般人,篩檢能幫助他們在症狀出現前發現病灶,大幅提升治療成功率。
LDCT篩檢:早期發現的救命利器
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(LDCT)是一種安全、低輻射的檢查方式,專為早期發現肺癌設計。根據國民健康署數據,自111年7月計畫啟動至113年底,已有158,937人接受篩檢,其中1,957人確診肺癌,83%為早期(0期或1期)。這意味著,絕大多數確診者因及早發現而獲得更好的治療機會。與傳統胸部X光相比,LDCT能更精確地偵測微小病灶,特別適合高風險族群。專家建議,符合資格的民眾應積極參與篩檢,別讓健康在沉默中流逝。
戒菸:降低肺癌風險的第一步
篩檢雖能早期發現肺癌,但預防才是根本之道。吸菸是肺癌的最大風險因子,研究顯示,戒菸10至15年後,肺癌發生率可減半。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強調,LDCT無法降低肺癌發生率,戒菸才是保護肺部健康的核心。對於仍在吸菸的民眾,戒菸服務資源隨處可得,例如戒菸專線或醫療院所的戒菸門診。此外,遠離二手菸與三手菸同樣重要。戒菸不僅保護自己,也守護身邊親友的健康。
篩檢背後的故事:真實案例的啟發
一位50歲的林先生,長期吸菸且有肺癌家族史,去年參加LDCT篩檢,意外發現0期肺癌。經過手術,他如今恢復良好,重新擁抱健康生活。像林先生這樣的案例並不罕見,篩檢計畫讓許多人在無症狀時發現病灶,避免了晚期診斷的遺憾。這些真實故事提醒我們,健康不能等,符合資格的民眾應立即行動,把握免費篩檢的機會,為自己與家人爭取更多未來。
如何參與肺癌篩檢?行動從現在開始
想參與肺癌篩檢?只要符合上述資格,且具健保身分,民眾可聯繫健保特約醫療院所預約LDCT檢查。非高風險族群則建議諮詢醫師,評估是否需要篩檢。國民健康署自114年起擴大篩檢對象,讓更多人受惠。別讓猶豫成為健康的絆腳石,現在就採取行動,為自己的肺部健康把關。
資料來源:國民健康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