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「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」於10月24日盛大登場,其中最受矚目的焦點之一,是來自台灣山林的泰雅族藝術家雷沙・達岜斯(LeiSha Dabas),他首度參展便帶來震撼業界的巨型作品,全台獨家展出的最大手工菱形地毯,將泰雅族的靈性之光帶入國際藝術殿堂。
藝術家雷沙・達岜斯的心聲「像新的開始」
泰雅族藝術家黃ㄧ峯,此次以原住民原名「雷沙・達岜斯」參展。他受訪時坦言「這是我第一次參加藝術博覽會,對我來說像是一個新的開始」。他表示過去總是作為觀眾來學習與欣賞,將看展視為一種心靈的滋養。首次以藝術家身份展出,他心中有種安靜的感動。雷沙・達岜斯說「創作對我而言,其實就是一種生活」,他享受顏色與形狀在手中慢慢浮現的過程,那讓他內心平靜,也常在畫裡找到自己。
焦點巨作「全台最大手工菱形地毯」演繹祖靈之眼
此次在2025 ART TAIPEI展出的核心,便是這件尺寸達260公分乘185公分的全台最大手工菱形地毯。這件作品對雷沙・達岜斯而言意義非凡,設計靈感源自泰雅族最重要的圖騰「祖靈之眼」,也就是菱形圖案。他融合多種媒材與表現形式,企圖橫跨傳統與創新,重新演繹部落的文化記憶。這也呼應了他獨特的感受力「文字與數字對我而言像一團混沌,唯有圖形與色彩能打開我的感受力」。
靈感溯源「來自泰雅巫師曾祖母的記憶」
被譽為「當代菱形藝術家」的雷沙・達岜斯,其創作的靈性深度始於對曾祖母的思念。他的曾祖母是一位泰雅巫師,在醫學未普及的年代,以歌聲、植物與信念療癒人心。五年前,雷沙・達岜斯在策展過程中重新走進她的世界,才體悟到「巫」並非神秘,而是人類最初的醫者。這次的追尋讓他與祖靈的記憶重新連結,也讓他明白每個人都擁有「治癒」的本能,只是在喧囂的世界中被遺忘了。
創作即儀式「色彩是靈魂的呼吸」
對雷沙・達岜斯而言,創作是一場讓靈魂回到中心的儀式。他以最原始的直覺作筆,讓能量在織線之間流動,作品如同山的呼吸與靈魂的頻率。他曾說「色彩是靈魂的呼吸,圖形是宇宙的低語」,當文字失效時,他便以直覺讓能量在畫布上甦醒。他以菱形「祖靈之眼」為核心,在層層線條間傾聽天地,希望作品成為「讓我們在最深的寂靜裡,看見彼此靈魂的橋樑」。
文化旗幟「紅・黑・白」與「彩虹」系列亮相
這件巨型地毯以織線象徵血脈的延續,每一道紋理都如同對祖靈的祈禱,更是一面「文化的旗幟」,展現文化在當代的再生。此次展出作品延伸為兩個系列,「紅・黑・白系列」以泰雅傳統服飾三色為主調,展現秩序與靈性的張力。「彩虹系列」則取材自族群的彩虹神話,象徵雨後重生與新光。雷沙・達岜斯強調「我想讓台灣的文化,不只是被看見,而是被世界感受到」。
雷相畫廊策展「漫潮」與手塚治虫、宮崎駿跨時空對話
展出雷沙・達岜斯作品的雷相畫廊(LEIXIANG Gallery),今年以「漫潮,視覺敘事的跨時空演繹 Manga Wave」為主題參展。畫廊負責人雷建鈞(Renos Lei)表示,雷沙的作品讓傳統能量以當代形式重生,是一種跨越語言的靈魂頻率。此次策展聚焦東亞漫畫與浮世繪對當代的影響,展出陣容驚人,包含手塚治虫,宮崎駿,亞歷克斯・費斯(Alex Face),蓋瑞・亞默(Gary Armer),住舍(SUMISHA),尾花賢一(Obana Kenichi),黃柏勳,林俊良,邱奕辰與雷沙・達岜斯等。
超越藝術家「推動泰雅織布與古調復興計畫」
雷沙・達岜斯不只在畫布上創作,他同時也是一位文化行動者。他致力於讓部落文化重新被看見,預計明年初開始推動「泰雅織布與古調復興計畫」與「千人穿上族服行動」,讓年輕世代重新學習織布、吟唱古調。他透過白鷺鷥基金會陳郁秀教授協助,重新認識超過300首古老泰雅古調,試圖讓沉睡的歌聲再次在山谷回響,讓文化「被活出來」。
展覽資訊「漫潮,視覺敘事的跨時空演繹」
雷相畫廊的「漫潮」主題,從浮世繪到漫畫,探討東西方文化的流動。泰雅族藝術家雷沙・達岜斯的加入,為這股浪潮帶來了屬於台灣山林的靈性語彙。觀眾可於2025年10月23日至10月27日,前往台北世界貿易中心的「2025 ART TAIPEI」,於雷相畫廊Booth C10展位,親身感受這道台灣最深層的文化之光。
2025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
展覽主題: 漫潮:視覺敘事的跨時空演绎 Manga Wave
展出單位: 雷相畫廊 LEIXIANG Gallery
展覽位置: Booth C10
展覽地點: 台北世界貿易中心
展覽日期: 2025年10月23日至10月27日